中報披露進入高峰 機構資金加速流入績優股
2018-08-13 11:38:49
來源: 廣州日報
隨著滬深兩市2018年中報披露越加頻密,尋找中報牛股成為投資者最關心的話題。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顯示,截至8月10日上午,滬深兩市有超過
隨著滬深兩市2018年中報披露越加頻密,尋找中報牛股成為投資者最關心的話題。
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顯示,截至8月10日上午,滬深兩市有超過40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正式中報,其中高達95.83%比例的公司凈利潤實現上漲。與此同時,包括北上資金、QFII、社?;?、保險等機構大鱷的投資布局路徑也逐漸顯露。
有分析人士認為,投資者布局中報行情牛股可以從機構新增持股方向入手,此外可遵循“業績為王”原則,投資持續增長的績優股。但同時也要綜合考慮機構持股連續性,上市公司業績增長確定性等因素。
投資路線1:
跟著機構走
歷年的中報披露期,機構的持倉變動都是重要看點。最近,外資流入A股步伐明顯加快。中證資本市場運行統計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,今年前7個月涉外投資者累計凈買入A股達1696.12億元,明顯高于去年同期。
另據海通證券估算,截至7月底,外資持有A股自由流通股市值已占全部A股流通股市值的6%,成為A股不可忽視的力量。
有分析人士認為,從外資自身因素看,外資結構以機構投資者、長期價值投資者為主,與部分國內投資者追捧題材股有異。
本報記者梳理滬股通、深股通活躍股數據發現,7月份以來北上資金累計凈流入超2億元的10只個股分別為寶鋼股份、愛爾眼科、格力電器、三一重工、工商銀行、中國建筑、上海機場、中國石化、建設銀行、京東方A,上述個股絕大部分都是大盤藍籌股,合計凈流入247.91億元。醫藥生物和食品飲料等大消費板塊仍然是北上資金的最愛。
被市場視為風向標的社?;?、QFII、險資等傳統長線資金的選股思路,更是捕捉當期主流投資熱點的重要依據。
數據顯示,截至8月10日,A股共有超400家公司披露了中報,上述三類機構共現身119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。三類機構青睞高增長低估值的個股,偏愛大消費、化工和醫藥生物板塊。
中信證券分析師羅先生認為,每個時期的上市公司報表都有一定的滯后性,在這個時間里,也許有些股票已經被換掉了,而投資者卻無法看到。因此,機構的重倉股變化情況只能給投資者一個大方向的參考。
從后市角度分析,對于機構重倉股的風險考量,投資者應主要回避此前已大漲的品種、公司持續成長性弱的品種,以及業績尚可股價易跌難升的一些藍籌股。
投資路線2:
買業績確定的績優股
業內人士表示,目前A股的配置價值在逐步顯現,“業績為王”是未來市場的選股思路,消費白馬股被看好。A股市場中已有42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中報,報告期內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的公司共有316家,占比超過七成。其中,有71家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實現同比翻番。具體來看,中際旭創報告期內凈利潤同比增幅居首,安陽鋼鐵、通源石油、天山股份、悅達投資等公司上半年凈利潤也均實現10倍以上同比增長。
[責任編輯:]
網羅天下